艺术实践

Artistic practice

【TK ART·泰科天空】“戏剧有约”观剧体验(第三期)

发布时间:2020-10-16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
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曾这样写道:老舍《茶馆》的叙述动机,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,和对一个不公正社会的强烈憎恨。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,也是他的历史观。他对于“旧时代”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,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,他的温婉和幽默,含泪的笑,使这部作品,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。

  本次活动在10月15日于五汶书院Y1-202举办,第三期“戏剧有约”观剧体验为著名话剧剧目《茶馆》,《茶馆》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。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、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。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、光怪陆离,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。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“裕泰茶馆”的惨淡经营,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、呕心沥血,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,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。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,赢得了较高的评价,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。

  本期共播放81分钟片段,初入老舍先生的文学世界,对老舍笔下的茶馆有了一个初步体验,在观影结束之后,有不少同学颇有感触,以下是他们的观剧体验。

  《茶馆》写于1956年10月到12月,老舍说:“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,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”。话剧《茶馆》2005,算是我看的第二部话剧,第一部是《雷雨》。《茶馆》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,王利发一心想着将茶馆办得红火,不断适时改革,求生存发展,是个善良又处事圆滑的人,最终还是没能保住。

  《茶馆》中的演员,各有各的说话风格,颇具风土气息,接地气,且语速适中,这是话剧虽无字幕,却也能听得清楚的原因。《茶馆》的常四爷,为人正直,有一说一,茶馆中到处贴着“莫谈国事”的纸条,他却能说出“大清国要完”这句话,结果被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,送去监狱。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,建厂维新,后来工厂被关。这些人,无论从外貌还是举止都能看出他们的性格特点。

  看话剧时,总是不适应人物语调忽高忽低,虽节奏感极强,但是看的过程中总有些出戏的感觉。不过整体上,人物丰满鲜活,故事层次鲜明,线索明显。

——智能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-1严梦娟

 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。老舍先生在《茶馆》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。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、阶级的不同群体。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,却无一显得重复。王掌柜、常四爷、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、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只需读过一次,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。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,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:精明、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。通览全文,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,很圆滑又显得软弱,遇事就给钱、说好话。

  然而,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,默默地在后院自杀。这一情节,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,但仔细一想,又在情理之中,让人心酸不已。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,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,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,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,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。

——淬炼商学院会计学19-2梅志伟

(供稿:艺术教育中心)

关闭